发布二手交易信息规则
- 最后更新:2025-07-11 10:42 阅读:49
以下是基于法律法规、行业标准及平台运营实践制定的二手交易信息发布规则框架,涵盖物品要求、发布规范、交易流程及违规处理等核心内容,确保交易双方权益与平台合规性:
物品合法性
禁止发布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交易的物品,包括但不限于:管制刀具、处方药、野生动物制品、假证件、电子烟、侵权盗版商品等。
涉及特殊品类(如食品、药品、医疗器械)需提供相关资质证明,如食品经营许可证、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等。
二手设备类商品需符合《二手设备流通技术规范 通则》等行业标准,提供使用历史、维修记录等信息。
信息真实性与完整性
必须如实描述物品品牌、型号、功能参数、成色等级(如 “全新”“九五新”“成色较差”)、磨损瑕疵、维修史及配件情况等。
提供至少 3 张清晰实物照片,包含物品全貌、细节瑕疵、包装及配件,必要时需上传购买凭证或货源证明。
禁止虚构交易历史、伪造商品信息(如修改生产日期、序列号)或使用误导性标题(如 “全新未拆封” 实际为二手)。
价格与交易方式规范
标价需与实际售价一致,禁止以 “低价引流”(如标注 50 元运费实际售价 300 元)或虚构原价。
明确标注交易方式(如线上支付、线下自提),若支持邮寄需说明运费承担方及物流方式。
预售商品需在描述中显著标注 “预售” 及预计发货时间,定金规则需符合《民法典》相关规定。
账号与资质审核
信息发布限制
禁止重复铺货(同一商品发布多个相同链接),禁止跨城市发布二手商品(多品类商品除外)。
商品描述中不得包含第三方平台导流信息(如微信、QQ 号、二维码),禁止堆砌无关关键词(如 “正品”“全新” 与实际不符)。
特约商城商品需符合独立分类标准,预售商品需单独标注并设置定金支付入口。
特殊场景要求
二手车交易:需提供行驶证、登记证书、维修保养记录,禁止交易抵押车辆、事故车或非法拼装车。
房产交易:需完成房源核验并公示核验码,禁止发布查封、限制交易的房源。
会员专属商品:特约商城商品仅向指定用户组开放,发布时需关联会员等级权限。
交易流程规范
交易双方需签订电子协议,明确物品状态、价格、交付方式及违约责任,平台提供合同模板。
线上交易建议通过平台担保支付(如支付宝、微信支付),大额交易推荐第三方资金存管。
线下自提需在安全公共场所进行,建议拍摄交付过程视频作为凭证。
退换货规则
纠纷处理机制
信息审核机制
违规行为界定与处罚
轻微违规:首次虚假描述、重复铺货,下架商品并警告,扣除信用分 1-3 分。
严重违规:售假、发布违禁品、诈骗,永久封禁账号,冻结交易资金并移交司法机关。
累犯处理:累计 3 次违规者永久限制发布权限,涉及法律责任的依法追究。
发布者责任
平台责任
审核发布者资质,保存交易信息至少 3 年,配合监管部门调查。
对明知或应知的违规行为未采取措施,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。
定期公示违规案例,建立信用评价体系,引导用户合规交易。
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生效,平台有权根据法律法规变化及运营需要进行修订,修订前需公示并征求意见。
用户发布商品即视为同意本规则,违反规则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发布者自行承担。